快速发布求购| | | | | 加微群|
关注我们
本站客户服务

线上客服更便捷

仪表网官微

扫一扫关注我们

|
客户端
仪表APP

安卓版

仪表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仪表小程序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您现在的位置:仪表网>公路仪器>资讯列表>科学仪器探究甜味饮料背后的潜在危害

科学仪器探究甜味饮料背后的潜在危害

2019年05月08日 08:34:51 人气: 20930 来源: 仪器网
  【仪表网 仪表产业】近,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一项研究让小编周围许多欢乐水爱好者陷入了沉思——含糖饮料比含糖食物更有害。据悉,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研究人员近发现,饮料中的糖比固体食物中的糖更容易引起肥胖、糖尿病等疾病,其原因在于液体的糖相较于固体的糖浓度数量及代谢速度不尽相同,更容易引起有害的代谢变化。
 

 
  当然,大家也不用因为这个原因就彻底的否决含糖饮料。事实上,尽管人们一日正常的三餐只要搭配合理,足以提供人体日常所需的能量,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建议,一般的成年人只要能控制每天摄入的游离糖不超过 50 克,尽量控制在 25 克以内,那么对身体并不会造成过多的负担。相对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人类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感觉,一定程度上糖分的摄入对于心理健康有好处。那么今天,小编就围绕这个话题和大家聊聊甜味饮料背后的健康问题。
 
  尽管小编前面提到了糖分的摄入有好处,但是其量的控制其实也并不容易,举个简单的例子,500毫升的冰红茶中,大约就含有45g的糖,换言之,如果你喝了一整瓶冰红茶,那么想要控制一天的糖分摄入不超过建议的50g,可以说是非常困难了。但即使如此,理论上来说,只要能做到长期合理的规划,是可以做到在含糖饮料和健康中得到协调。事实上,随着饮料业的百花齐发,真正可能危害群众健康的,恰恰是无糖甜味饮料。
 
  无糖甜味饮料简单的说就是一种用甜味剂代替蔗糖加入饮料中的甜味饮品,其优点是带给饮用者甜味额同时,不产生糖分带给人体的负担。但是,凡事都是相对,甜味剂对人体并非完全没有坏处。其实,甜味剂的出现原本是为了帮助糖尿病等特殊疾病患者满足甜味的需求产生的特殊添加剂,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甜味剂被发现,甜味剂逐渐了成为一种新的调味选择。而在庞大的甜味剂家族中,有一类无营养甜味剂,这种甜味剂甜味明显,常备用做零食饮料调味使用,但是,如果长期摄入,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此前广州就曾曝出过饮料抽检查出甜蜜素超标的情况。
 
  考虑到现在甜味剂种类繁多,想要定性定量的检测具备一定的难度,一般会采用气质联用法来进行检测。使用气质联用仪,借助气相色谱极强的分离能力与质谱对未知化合物独特的鉴定能力,达到定性定量分析样品中甜味剂种类的目的。
 
  此外,针对市场上甜蜜素滥用的情况,还有一种便携式的甜蜜素检测仪,这种仪器虽然打不到实验室仪器的那种,但是可以对食品的甜蜜素使用进行初步判定,适用于市场快检及抽查使用。
 
  结语:凡事都有利弊,终究还是度的把握。现在很多健康科普消息会用“你的快乐水还快乐吗?”作为甜饮科普文章的结尾,而得到的回复也多是“吓得我开了一瓶可乐”,小编以为,自然少喝甜味饮料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如果实在心情不好需要甜味来环节,清楚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在确保饮料本身安全性的前提下,适当饮用未尝不可,协调好身心健康间的协调,同样重要。
 
  (原文标题:科学仪器探究甜味饮料背后的潜在危害)
关键词: 科学仪器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y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4、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0571-87759942

加盟热线: 0571-87756399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